据路透社10月27日的独家报道,这家全球电商巨头计划自周二起,裁减多达3万名企业员工,约占其办公室员工总数35万的10%左右。消息一出,一位亚马逊员工向媒体透露,整个公司都“如坐针毡”,等待着裁员通知。
虽然这一数字在亚马逊155万名总员工(包括工厂等)中比例不大,但对公司内部的管理层与白领部门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震荡。受影响团队的经理已在周一接受了沟通培训,预计从周二早上起,被裁员工将陆续收到通知邮件。
本轮裁员的全部范围尚不清楚。知情人士表示,随着亚马逊财务优先事项的变化,这个数字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财富》早些时候报道称,人力资源部门可能会被削减约 15%。
其中两名人士表示,今年年初开始的一项让员工每周返回办公室五天的计划是科技界最严格的计划之一,但未能产生足够的流失,并指出这是裁员规模扩大的另一个原因。一些因为住得离公司办公室很远,或者出于其他原因而没有每天刷卡的员工被告知他们已经自愿退出亚马逊,必须离开,没有遣散费,这对公司来说是一笔节省。
AI替代人力,裁员进一步扩大
亚马逊并非首次大规模裁员。2023 年,该公司分阶段裁减了 2.7 万名企业员工。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Andy Jassy早在今年 6月曾经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将在未来几还会逐步减少员工数量,主要原因是公司将更加依赖生成式AI工具来完成许多工作任务。并希望通过自然流失(attrition)实现部分岗位的精简,即员工离职后不再补招替代者。这背后,反映出亚马逊持续重金投入AI的战略决心——仅AI相关投资,预计就将高达1050亿美元。
作为全美第二大雇主,亚马逊的用工政策一直被视为就业稳定性的风向标。追踪科技裁员的网站 Layoffs.fyi 估计,今年迄今为止,218 家公司中约有128,000 个工作岗位流失。2024 年全年,这一数字为 153,000 人。
身份焦虑加剧,留学生何去何从?
在AI快速崛起、人力被大规模替代的背景下,身处其中的美国高校留学生和科技行业精英,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对于依赖H-1B工作签证的留美毕业生而言,裁员不只是失业这么简单。一旦失去工作,他们必须在60天内找到新雇主,否则就可能面临被迫离境的命运。尤其是中国籍申请人,如果靠H-1B,即使幸运中签,从工作许可到绿卡的漫漫长路仍可能长达10年。
而原本被视为“身份跳板”的大厂工作岗位,如今也变得日益不稳定。AI浪潮下,留学生在美国的身份规划已进入高风险区,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 就业竞争加剧:此次裁员规模巨大,涉及人力资源、云计算AWS、设备服务等多个部门,这使得市场上求职人数大幅增加,美国留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原本就有限的工作岗位需要与更多的人竞争,包括被裁的员工以及其他即将毕业的留学生等。
- 身份维持困难:对于依赖H-1B工作签证的留美毕业生来说,裁员潮带来了失业风险,一旦失去工作,他们必须在60天内找到新雇主,否则可能面临被迫离境的命运。
- 职业规划需调整:亚马逊CEO贾西表示,随着公司加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需要更少的人从事当前部分工作,同时需要更多人承担新的工作类型。这意味着留学生在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上需要更加灵活,应考虑向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与科技发展趋势紧密相关的领域倾斜,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 绿卡申请有变化:虽然亚马逊在2025年重启了PERM申请,为留学生申请绿卡带来了一定利好,但此次大规模裁员可能会导致公司内部申请绿卡的竞争更加激烈,申请门槛也可能会相应提高。
史上罕有福利政策,或将关闭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人开始关注能够提供更快绿卡路径的移民项目。例如EB-5投资移民,相比H-1B+动荡的政策波动,EB-5新法投资移民可能是绕过身份焦虑的“优先通道”。该通道允许在美投资80万美元(可返还)并通过所投资之项目,直接或间接创造10个就业机会之申请人,获得全家绿卡。
更重要的是,随新移民法一起通过的还有“同步递交”政策(Concurrent Filing):新政允许投资人I-526E和I-485同步递交,意味着无需等待移民申请批准,就可以快速在美国境内合法调整身份。一步到位解决了留美家庭的从留学到留下的诉求,自由往返,工作和生活。
然而,随着申请人数量持续攀升,已让移民局意识到排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随着申请激增,目前农村项目和城市高失业率项目都已出现实质排期,唯独基建类项目(基础设施类别项目)却保留着纹丝未动的充足配额,也是目前唯一没有排期的类别!
若留美家庭希望快速解决身份问题,目前已进入窗口期的倒计时阶段。在排期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我们建议留美家庭了解清楚,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