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移民局(USCIS)於2025年8月8日突然宣布重大政策調整:自2025年8月15日起,將全面改變《兒童身份保護法》(CSPA)的年齡計算方式,取消使用”表B”(Dates for Filing)鎖齡。這項新規意味著,所有在2025年8月15日及之後在美國本土提交的I-485表格調整身份申請,將統一采用國務院簽證公告中的”最終裁定日期”(Final Action Dates,即表A)來計算子女是否超齡。這一政策變化將直接影響眾多移民家庭,特別是來自印度、中國等排期較長國家的申請人。
什麽是表A與表B?
在美國國務院每月發布的簽證公告(Visa Bulletin)中,有兩張關鍵日期表:
表A(Final Action Dates,最終裁定日期表):簽證名額實際可用、可以最終批準綠卡的日期表。
表B(Dates for Filing,遞件排期表):允許提前遞交材料,但並不代表簽證名額已經可用。
在過去的某些政策下,境內調整身份(AOS)申請人可以利用表B日期來「鎖定」CSPA年齡,業內稱之為「表B鎖齡」。這對排期較長的類別(如EB-5)尤其重要,因為它能讓接近21歲的子女提前鎖住年齡,避免「超齡」失去隨同移民資格。
新政的核心變化
舊規則:特定情況下可用表B鎖齡(主要影響境內AOS申請人)。
新規則:自2025年8月15日起,CSPA年齡統一按照表A計算簽證「可用」時間。
結果:表B鎖齡將不再適用於新的身份調整申請。境內與境外申請人計算方式統一。
過渡政策
2025年8月15日前提交且在審理中的AOS申請:繼續按2023年2月14日政策(可在特定條件下用表B計算)。
2025年8月15日及以後提交的申請:只能用表A計算,不再有表B鎖齡。
對EB-5投資移民家庭的影響
接近21歲的子女風險上升:無法再用表B提前鎖齡,等待表A排到可能導致「超齡」。
規劃時間更重要:需要更早布局遞交I-526E、I-485或領館程序,避免錯過鎖齡窗口。
統一標準:境內外申請人的年齡計算方式一致,減少了政策差異。
什么是CSPA?为何锁龄规则如此关键?
《兒童身份保護法》,英文全稱Child Status Protection Act(簡稱「CSPA」),於2002年8月6日生效,目的是解決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因移民局處理案件的拖延而帶來的超齡問題。在CPSA適用的範圍內,等待移民申請獲批期間,子女年齡呈「凍結」狀態。但是,在移民局批準某些類別的移民申請後,後續等待綠卡排期時間,子女的年齡不會被鎖定。
根據CPSA的規定,適用於CSPA的移民申請人可以根據CSPA提供的計算方式來計算孩子在移民申請中的年齡,由此計算出來的年齡被稱為「CSPA年齡」。需要註意的是,CSPA並不改變美國移民法對於「兒童(Child)」的定義,即21周歲以下且未婚。這意味著,即使申請人根據CSPA計算出的CSPA年齡小於21周歲,但是在獲得美國永久居民身份前結婚了,也會不符合移民法對於「兒童」的定義,從而喪失跟隨父母一起移民美國的機會。
CSPA中對不同類別的移民申請的規定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來說,CSPA計算年齡的公式如下:
CSPA年齡=移民簽證可用日期時的年齡-移民申請審批等待時間的天數
移民局原文鏈接:
https://www.uscis.gov/newsroom/alerts/uscis-updates-policy-on-cspa-age-calc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