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1日零點剛過,美國聯邦政府正式進入「關門」狀態。這是自2018-2019年長達35天的停擺後,近七年來首次出現的全面關門危機。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白宮管理預算辦公室在關門前夕發布了一份引人矚目的備忘錄,警告稱此次關門可能導致部分聯邦機構實施 「永久性裁員」。盡管軍方、執法等核心部門未受影響,但移民申請系統中的多個環節卻面臨停滯風險,對當地民眾的生活也將產生影響。
什麽是政府關門?
政府關門,本質上是一場「預算斷供」引發的危機。根據美國憲法,國會掌握著「錢袋子」的權力,所有聯邦支出都必須經過國會批準。每個財年(從10月1日開始)前,國會需要通過下一財年的預算案,為政府各部門提供資金。當國會兩黨無法就預算達成一致時,政府就會因資金耗盡而被迫關閉非必要部門。自1976年現行預算程序建立以來,美國政府已關門21次,且頻率在近年來明顯增加。
歷史回顧:那些年的關門危機與教訓
美國政府關門幾乎成了「周期性頑疾」,其中幾次尤為引人註目:
2018-2019年:歷時35天,創下紀錄
- 起因:特朗普要求修建美墨邊境墻遭拒絕
- 影響:機場排長隊、幾十萬聯邦員工斷薪
- 結局:特朗普最終妥協,但政治信譽受損
2013年:奧巴馬醫保之爭
- 起因:茶黨共和黨人試圖阻撓「奧巴馬醫保」實施
- 影響:16天關門期間,公眾對共和黨支持率驟降
- 教訓:試圖通過關門廢除已成法律的政策,代價高昂且無效
而本次關門不同的是:白宮此前警告可能實施「永久性裁員」,這意味著若僵局持續,部分服務的人力短缺可能成為長期問題。
哪些部門會受影響?
美國政府關門期間,依賴國會撥款的部門將暫停非必要服務,而收費運營的機構仍可維持基本運作。以下是移民申請人最需關註的幾個部門:
1️⃣ 美國勞工部:LCA將陷入停滯
LCA(勞工條件申請):H-1B申請所需的LCA審批將暫停。新的H-1B申請、轉換雇主或延期案件可能因此無法遞交。
2️⃣ 美國移民局:基本運轉,但協作系統可能受限
USCIS主要依靠申請費運營,因此I-140、I-485、H-1B、F1等申請的審理工作預計將繼續進行。但若關門時間延長,部分依賴其他聯邦部門協作的服務(如背景核查、E-Verify等)可能出現延遲。
3️⃣ 國務院及海外使領館:簽證發放或大幅延遲
簽證和護照服務本身屬收費項目,理論上可繼續運作。然而,若使領館工作人員被列為「非必要」而強製休假,簽證面談預約可能被取消或推遲,影響F1、H-1B、B1/B2等簽證的辦理。
4️⃣ 移民法庭:積壓案件將進一步加劇
本就嚴重的移民法庭積壓問題,在關門期間可能進一步惡化。
此外,政府關門也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1. 國家公園與博物館:將完全關閉或僅維持最低限度服務;
2. 民生服務:社安金(Social Security)、醫保(Medicare)、白卡(Medicaid)新的申請審核或相關咨詢服務可能會暫停或延誤;
3. 出行與安全:TSA安檢人員、空管人員需無薪工作,可能導致人員短缺、排隊增長。
如何應對政府關門?
➡️ 盡早提交申請:若你的案件處於可遞交階段(如I-140、I-485),請盡快遞交,避免後續因系統或人力問題延誤。
➡️ 與律師保持溝通:及時獲取個案進展與政策更新,調整申請節奏。
➡️ 關註官方通知:定期查看USCIS、DOL、使領館官網公告,了解服務狀態恢復時間。
在不確定性成為常態的今天,申請人更應保持冷靜,積極獲取專業信息,采取務實策略,盡可能降低政策變動對個人移民進程的沖擊。